海洋垃圾問題越來越嚴重,尤其是北太平洋的大垃圾場,這些來自陸地和海上的廢物形成壯觀的漩渦,但到底是誰製造了這些垃圾?誰又該對此負責?根據科學家Laurent Lebreton帶領的團隊追查的結果,北太平洋亞熱帶渦旋中的大多數漂流塑膠可以追溯到五個工業化捕魚國家,分別是中國、日本、韓國、美國和臺灣。
研究團隊和海洋清潔組織在 2019年收集了 573公斤的硬塑膠碎片,其中超過 1/4來自廢棄漁具(ALDFG),還不包括漁網和繩索。廢物類別包括牡蠣隔板、鰻魚陷阱、龍蝦和魚牌,以及塑膠浮筒和浮標等等,另外 1/3的廢棄物無法識別。他們也發現,塑膠碎片來自於捕魚活動的可能性比來自陸地活動的可能性高 10倍。根據比對與模擬的結果顯示,河流比較可能將陸地廢棄物帶到海灘而非海上,河流模擬中只有不到2%的廢棄物最後被洋流帶到海上,相較之下,有 21%的拖網漁具垃圾和 15%的固定漁具垃圾會漂流到深海,而它們所產生的廢棄物顆粒,在模擬中有超過 85%都從未漂到過陸地。
研究人員再從232個塑膠垃圾來源分析中發現,大約有 2/3是在日本或中國製造,近10%是在韓國製造,6.5%來自美國,5.6%來自臺灣,4.7%來自加拿大。而這些國家都有繁盛的漁業。
最常被引用有關海洋垃圾的資料是每年約 50萬噸塑膠垃圾,這項估計其實是對 1970年代一個初步研究的誤判,因為要追蹤海中 5釐米大小的塑膠碎片來源非常困難,通常這麼小的碎片不僅較難統計而且缺乏來源的線索。而且從那時起就沒有提出更新、更可靠的估計值。在目前的研究中,從大約 200個可識別文字等線索的海洋塑膠廢棄物上,最常見的語言依次是中文、日文、英文和韓文。
這些海洋棄物大約有一半都來自 21世紀,但也曾發現過 1966年的廢棄浮標。
當研究小組模擬國際捕魚工作和洋流時,他們發現中國、日本、韓國、美國和臺灣每年可能將 87%的捕魚作業廢棄物送到了北太平洋垃圾場。不過垃圾片中帶有日本的垃圾比預期多,研究團隊認為這是 2011年海嘯將日本一堆垃圾帶到了海上的結果。
不過這五個國家只能被確認是北太平洋的主要捕魚國,尚無法確認就是海洋塑膠的主要貢獻者。
科學家呼籲要提高漁業透明度,加強國際合作,以規範和監測 ALDFG、減少海洋塑膠的產生,否則,太平洋大垃圾場可能會繼續擴大。
Nature, Scientific Report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