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7日 星期日

宇宙是一場模擬?科學家提出驗證之道

Image©Getty Images Plus

長久以來物理學家一直嘗試解釋,為何宇宙中的物理定律和各項常數適合生命出現及發展的?最常見的答案是,我們生活在無限多重宇宙的其中之一,這個宇宙剛好就像一張號碼全中的彩券,比其他宇宙來得幸運。另一種說法則是,我們的宇宙是一個計算機模擬出來的宇宙,實驗者(也許是先進的外星文明)對條件進行了微調。這種說法獲得訊息物理學的支持,它認為物理世界並非基本現象,而是由位元訊息所組成,時空和物質等時空經驗就是這些訊息的產物,就像溫度是原子集體運動的表現,單獨的原子並無溫度。這樣的假設導出一種奇特的可能,那就是我們的宇宙實際上可能是計算機模擬的結果。

這並不是甚麼創新的想法,1989年,著名的物理學家 John Archibald Wheeler 就曾提出宇宙在根本上是數學化的,可以視為是從信息中產生的。為此他提出了一句著名格言「它來自位元」(it from bit)。2003年,英國牛津大學的哲學家 Nick Bostrom 提出了模擬假說(simulation hypothesis),認為我們很有可能生活在一個模擬中。在先進文明技術下,可能創造出與現實無法區分的模擬,而參與者也不會意識到他們處於模擬中。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家 Seth Lloyd 將模擬假說提升到認為整個宇宙可能是一台巨大的量子計算機

有些證據表明,我們的物理現實可以是一個模擬的虛擬現實,而不是獨立於觀察者而存在的客觀世界。任何虛擬現實世界都以信息處理為基礎,而一切都可被數位化或像素化為無法進一步細分的最小單位。而統治原子和粒子世界的量子力學理論,似乎正符合這個說法,在量子力學的物理世界中,質量、長度、時間、不連續能量都有最小的單位,基本粒子就是構成物質世界的最小單位。另一方面,物理定律則類似於計算機指令碼,模擬程序在執行過程中遵循這些指令碼。而數學方程式、數字和幾何圖案在大自然中隨處可見,這個世界似乎完全是數學的。

物理學支持模擬假說的另一點則是宇宙中速度的極限:光速,在虛擬現實中,它就像是處理器的速度極限,或處理能力極限。我們知道,一個超負荷的處理器會減慢計算機的處理速度,同樣地,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也說明了黑洞附近的時間會變慢。

支持模擬假說最有力的證據來自於量子力學,它說明在自然界中沒有處於確定狀態的粒子,除非透過實際觀察或測量。它們同時處於不同機率的組合狀態下,同樣地,虛擬現實也必須透過操作者來確定。

量子糾纏允許兩個粒子以詭異的方式產生關聯,無論相隔多遠都能相互影響,不受光速限制,這似乎是不可能的,但在虛擬現實的程式碼中,所有的「位置」(點)對中央處理器而言都相同,因此對我們來說兩個相距數百萬光年的粒子,在模擬中並非如此。

如果宇宙真的只是一場模擬,我們有可能從模擬中進行什麼樣的實驗來證明呢?某些科學家認為,一個模擬的宇宙包含了大量的信息位元,在我們周圍隨處可見,這些信息位元代表程式碼本身,如果檢測到這些信息位元就可以證明模擬假說。

根據最近提出的質量-能量-信息等價原理(mass-energy-information ,M/E/I) equivalence principle),質量可以表示為能量或信息,反之亦然,信息位元必具有質量。有科學家曾提出,信息實際上是物質的第五種形式,甚至每個基本粒子的信息量都可以計算出來,並在2022年發表了測試這些預測的實驗方案。這些實驗的基本原理是透過基本粒子和其反粒子的湮滅,從而消除基本粒子內部包含的信息,並發射對應能量光子,這些光子的頻率範圍是可以預測的。例如當電子-正子對湮滅時,除了放出質量轉換成的兩個 511 keV γ光子外,理論上還會因信息抹除而產生兩個波長約 ∼50 µm的紅外光子,而且以現有技術應該可以偵測到。

已故物理學家 John Barrow 則認為模擬會累積一些小的計算錯誤,需要靠程式設計師的修復,模擬才能繼續進行下去,因此我們或許可以從實驗中發現這些突然出現的微小修正,譬如自然界常數的改變,所以監測物理常數或許也是檢驗模擬假說的途徑之一。

總之,世界是現實或模擬?或許越以認真的態度來看待模擬假說,越有可能證明它或推翻它。

Experimental protocol for testing the mass–energy–information equivalence principle  featured, AIP Advances 12, 035311 (2022) 

姊妹行星的金星與地球命運為何分歧?火山活動可能是關鍵

金星最高火山Maat Mons的電腦模擬圖©NASA/JPL

現在的金星宛如炙熱的地獄,溫度高達464°C以上,足以融化鉛和探測器,這也就是為何只有1970年代,前蘇聯的幾架金星系列(Venera)探測器曾登陸並短暫運作。

但根據研究推測,古代的金星非常不同,其大氣層與古代的地球相似,表面可能有大量的水,甚至可能曾經存在過簡單的生命,但目前還沒有足夠的證據來證明或反駁這一點。

NASA 戈達德太空中心 Michael J. Way 博士的一項研究顯示,長期大規模的火山噴發可能使金星徹底改變的原因之一,而在同樣劇烈的火山活動下,地球非常僥倖地成為適居星球。這項研究以「大規模火山活動和陸地世界的熱寂」 (Large-scale Volcanism and the Heat Death of Terrestrial Worlds發表於《行星》期刊 (The Planetary Journal)。

從大型火成岩區(Large Igneous Provinces, LIPs)形成的時間與數量來看,地球在過去五億年中,可能經歷過持續數十萬年甚至數百萬年的長期火山噴發。一個 LIPs 可以沉積超過400,000立方公里的岩石,足以在整個臺灣上疊一座喜馬拉雅山,而地球上已知有許多LIPs,與氣候變化和大規模滅絕的時期吻合。

金星也經歷了大規模火山爆發,形成現代的大氣層以及極端溫度和壓力,在僅僅一百萬年裡,強烈的火山爆發就造成了失控的溫室效應,大氣阻止了熱量輻射至太空,在無法冷卻的狀況下,達到極端的高溫,就像一個關閉了所有通風口的溫室。

金星的溫室效應因缺乏板塊結構而更嚴重,而地球的板塊構造可以週期性地打開地幔,使內部熱量到達表面,也能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透過風化和隱沒進入岩石層。

論文中表示,地球已經歷了五次大滅絕,每次滅絕都與火山活動的增加有關(部分學者認為第六次大滅絕已經開始,源於人類活動)。6,600萬年前的希克蘇魯伯(Chicxulub)撞擊事件是導致恐龍滅絕的二疊紀-三疊紀大滅絕主要原因,但火山活動扮演了重要角色,而且一直是各次滅絕事件的主要驅動力。

但地球的火山活動卻沒有造成失控的溫室效應,生命也能在每次大滅絕後重新恢復,地球為何與金星如此不同呢?推測可能與火山噴發的規模有關。金星表面80%被凝固的火山岩覆蓋,大氣中的硫也是火山活動的明確證據,表面隕石坑比預期少,應該是過去幾億年中被活躍的火山活動所掩覆。

雖然地球倖免於金星的命運,但研究發現,地球只是僥倖地勉強過關。要連結地球歷史上的火山活動、撞擊和滅絕歷史非常困難,因為火山口會被地質作用抹去,科學家發現能創造 LIPs 的岩漿事件在地質時間尺度上通常很短暫,持續時間不到500萬年,也可能是幾千萬年內的一系列脈衝。雖然它們把大量的岩石推到地表,但它們排放到大氣中的化學物質是推動滅絕的原因。

大量的二氧化碳使地球的大氣層急劇升溫,而二氧化硫(SO2)則會加劇升溫。硫化氫(H2S)和一氧化碳(CO)等有毒化合物雖然也來自火山爆發,但數量很少。

地球的火山活動與金星相似,因為這兩顆行星的大小和內部構造非常相近,都是太陽系內部的岩質行星,有「姐妹行星」之稱。

在研究中,科學家根據已知的地球火山活動和 LIPs的情況,隨機模擬地球火山爆發的歷史,結果發現 LIPs 相距時間可能小於10-100萬年,比影響陸地環境持續的時間短。這表示 LIPs 事件會重疊,當地球還在清除從前一個事件所釋放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時,另一起事件就釋放出更多的二氧化碳,這些夠多的事件串在一起,就會發生失控的溫室效應。

另一個重要關鍵是變異性,連續的 LIPs 是否彼此有因果關係?如果 LIPs 發生率變快,就會增加重疊或同時發生的可能性,更有助於產生失控的溫室效應。這就得從地球上持續時間最長的 LIPs 來評估了,若持續時間越長,與下一次事件重疊的可能性也越大。

研究發現,地球歷史記錄中最大的 LIP 與下一次類似規模(面積)事件重疊的機率大約是30%。但我們缺少金星的相關數據,不過在合理推想下,金星很可能是遭遇了重疊的 LIPs,導致其失控的溫室效應。

不過即將上路的金星探測任務將帶來我們所需要的數據。金星 VERITAS真相號,金星輻射率、無線電科學、InSAR、地形學和光譜學任務)是 NASA 正在開發的一個金星軌道任務,發射日期尚未確定,預計將以三年的時間,以雷達和近紅外光對金星表面進行高解析度成像和分析。可望為科學家提供有關撞擊、火山活動、和地質化學等詳細資訊。

另一個 DAVINCIDeep Atmosphere Venus Investigation of Noble gases, Chemistry, and Imaging)金星深層大氣惰性氣體、化學和成像調查任務,也是 NASA 的金星探測任務,它配備了大氣探測器和軌道器,以瞭解金星大氣層及其表面的詳細資訊,尤其是金星上水的歷史,包括它消失的時間、以及金星氣候如何隨時間改變等,提供更多的線索。

DAVINCI 和 VERITAS 都將在2020年代末發射,其中 DAVINCI 將率先發射。

此外 ESA 也在規劃一項名為 EnVision 的金星軌道飛行任務,將於 2030年代初期發射。EnVision 也將研究金星大氣層,但它將更深入探測其內部結構。

地球在過去數十億年裡一直維持宜居條件,而金星則截然不同,如果金星曾出現過古老而簡單的生命,也早已消失。而 VERITAS、DAVINCI 和 EnVision 任務,可望讓我們對造成金星與地球命運分歧的真正原因有進一步的了解。

The Planetary Science Journal, 3:92 (11pp), 2022

2022年11月26日 星期六

數學模型預測世界杯,大數據準頭如何?拭目以待!

Image©TF-Images/Getty

世界杯足球賽正如火如荼地在卡達進行中,而科學家根據複合泊松分布(double Poisson)模型預測,比利時隊奪冠的可能性最高,其次是巴西隊,而目前在國際足聯中排名第一的是巴西隊。這個模型是由英國牛津大學的流行病學家製作,從過去各隊表現的數據,如進球和失球等來分析其贏率,這個大數據模型還曾準確預測義大利隊在2020年歐洲杯中擊敗英格蘭,但是否能準確預測世界杯的結果呢?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模型預測排名

贏率 (%)

FIFA 排名

1. 比利時

13.88

1. 巴西

2. 巴西

13.51

2. 比利時

3. 法國

12.11

3. 阿根廷

4. 阿根廷

11.52

4. 法國

5. 荷蘭

9.65

5. 英格蘭

6. 德國

7.24

6. 義大利

7. 西班牙

6.37

7. 西班牙

8. 瑞士

5.29

8. 荷蘭

9. 葡萄牙

3.78

9. 葡萄牙

10. 烏拉圭

3.36

10. 丹麥

11. 丹麥

3.17

11. 德國

12. 英格蘭

2.56

12. 克羅埃西亞

13. 波蘭*

2.33

13. 墨西

14. 克羅埃西亞

1.46

14. 烏拉圭

15. 墨西哥

0.67

15. 瑞士

*國際足聯排名第26位; †未獲得世界杯參賽資格。

令人不解的詭異羊群現象

羊群會跟著牧者走是很正常的事,但一群羊自己繞著圓圈不停地走十幾天,事情就不單純了!

中國《人民日報》11月17日公布了一段影片,中國內蒙古自治區的幾十隻羊,已經繞著緊密的圓圈漫步了12天而且持續著,引起了牧者的恐慌與眾多議論。至於這段時間裡羊群如何進食則沒有說明。

有人認為羊群是患上了反芻動物的 "盤旋症"(circling diseas),這種疾病是因土壤中的細菌引起的,它會感染動物大腦的一側,導致行動時受到影響的一側傾斜。但盤旋病通常只會有百分之幾的羊受影響,而且牠們會在幾天後死亡。

澳洲 Armidale 新英格蘭大學的牲畜專家 Emma Doyle 表示,他從來沒看過羊群有這樣的行為,這裡面似乎有些蹊蹺。英國 Hartpury大學的農業科學家 Matt Bell 則認為這個謎團不見得是個騙局,因為當羊群長時間被關在圈裡後,牠們可能會感到沮喪並開始在圈裡踱步。這常出現在被囚禁的野生動物身上,尤其是大型的貓科動物,被稱為 "動物園病" (zoochosis),會導致動物無目的的重複性動作,一旦有一個個體出現這類行為,就可能像傳染病一樣散佈開來,尤其是像羊這樣的群體動物。而內蒙古羊群的主人發現的確有越來越多羊加入繞圈的行列,這支持了 Bell 的看法。但同一片土地上的其他羊群卻都沒有這樣的行為,只發生在這一群。

類似的事件去年在 East Sussex 郡也發生過,不過那次的羊群只是靜靜地站在一個圓圈內,而且是因為羊主人把飼料灑成圓圈,刻意製造出來的現象。至於內蒙古的羊群轉圈之謎,仍然沒有確切的解釋。

2022年11月25日 星期五

阿提米絲一號傳回地球與月球合照

Image©NASA

NASA於11月16日成功發射阿提米絲一號(Artemis I),其所運載的獵戶座太空船在距離月球表面最近,僅130公里處,拍攝並傳回了令人驚艷的地球影像,這顆小小的藍色星球人口數剛在阿提米絲號發射前一天突破了80億大關,而人類對太空的嚮往與需求益發緊迫。

阿提米絲一號為一系列重返月球任務的第一次飛行,主要為測試各項關鍵技術。雖然為無人任務,但獵戶座號太空艙中還是放置了假人以收集數據,為之後的載人任務作準備。人類最後一次踏足月球已是50年前,阿波羅17號的指揮官尤金.塞南(Eugene Cernan)於1972年12月15日從月球表面回到太空艙,成為月球上的最後一人。

獵戶座號太空艙將在11月28日17時5分,通過此行距離地球最遠處,將近43萬公里,也是目前所有載人等級飛行器所能達到的最遠距離。12月5日再次飛掠月球時,獵戶座號將拍攝半個世紀前阿波羅計畫登陸點的照片。在經過25天、210萬公里飛行後,獵戶座號將於12月11日重返地球,預計墜落在加州附近的西太平洋上,確切的著陸點與時間將取決於天氣等複雜的因素。

如果一切順利,阿提米絲二號將在2024年載人環繞月球飛行,而人類可望在睽違半個世紀後,隨阿提米絲三號於2025年重新踏上月球,並為未來的火星探測計畫做好準備!

Image©NASA
Image©NASA
Image©NASA
Image©NASA
Image©NASA
Image©NASA

2022年11月22日 星期二

我們的近鄰:仙女座大星系吞噬其他星系的證據被找到了!

NASA Spitzer 太空望遠鏡以紅外光拍攝的仙女座大星系©NASA/JPL-Caltech/Harvard-Smithsonian CfA/NOAO

有越來越多證據顯示,星系是透過碰撞、合併與吞噬而變大的。哈伯太空望遠鏡已經觀測了數十個相互作用的星系,如懷德三重奏(Arp 248)、史蒂芬五重奏(Arp 319) 等類著名的星系。

仙女座大星系(M31)是離銀河系最近的大星系。雪梨大學天文學家 Geraint Lewis 團隊的最新研究發現了這位鄰居在兩個時期吞噬其他星系的證據,並發表於 Chemo-dynamical substructure in the M31 inner halo globular clusters: Further evidence for a recent accretion event.(M31內暈球狀星團的化學動力次結構)論文中。

這篇論文的主角球狀星團,是一種金屬豐度較低的古老恆星集團(在天文學上,比氫和氦重的元素統稱為金屬),在銀河系中至少有150個以上,它們主要分布在銀暈中,與另一種年輕、金屬豐度較高、分布在銀盤上的疏散星團截然不同。天文學家推測球狀星團可能是星系相食的殘餘產物,但尚未完全確定。

天文學家這次在M31的內銀暈中發現了一個由10~20個球狀星團組成的結構,它們具有相同的金屬豐度,比同區域內其他恆星低,顯示它們更古老,很可能來自M31以外的地方,而且他們具有相同的運動。Lewis 將這些球狀星團命名為 Dulai Structure(杜萊結構),威爾士語中的「黑流」之意。由於不能確定它們是否屬於同一個星系,因此只能暫時以「結構」稱之。

杜萊結構的運動方向與M31的自轉不一致,研究團隊認為它是大約50億年前被M31吞噬的星系殘餘物。另外還有一個次群,其運動方向也與M31自轉方向不同,推測是80億到100億年前的另一起吞噬事件。

在過去幾十年裡,我們推測星系是透過相噬而逐漸增大,宇宙物質也隨此過程而越來越集中,類似的星系吞食事件在100億年前可能更為頻繁,而詹姆斯-韋伯望遠鏡這樣強力的工具,正可讓我們透過觀測更遙遠、更早期的星系來證實這樣的推測。而透過與銀河系同為螺旋星系的M31吞噬歷史,也讓我們可藉以推測銀河系的演化歷程。此外天文學家還想知道,星系是否都經歷過類似的演化過程?

目前研究團隊只有杜萊結構的速度和元素豐度數據,如果能再測訂出距離就可計算出軌道,並確認這些星團是否來自同一個星系,以精確回溯其歷史,進而獲得吞噬過程的詳細資訊。

耐人尋味的是,這個杜萊結構的軌道軸線,與最近才被確認,另一個較晚被吞噬到M31外銀暈的球狀星團群體的軸線非常近似,強烈暗示兩者間很可能具有某種關聯,如果真有關聯,那麼杜萊結構中的球狀星團就可能是幾十億年前,一個巨大結構體(~1011 M)被吸積到M31銀暈的一部分。

arxiv.org

韋伯望遠鏡拍攝到大霹靂後3.5億年的星系,打破最遙遠星系紀錄

天文學家在韋伯太空望遠鏡拍攝巨星系團 Abell 2744 的外圍區域中,發現了迄今所知最遙遠的星系。這些星系並不在星系團中,而是在其背景後面幾十億光年處。標示(1)的星系存在於大霹靂後 4.5億年,(2)的星系在大霹靂後僅 3.5億年。© NASA, ESA, CSA, Tommaso Treu (UCLA); Image Processing: Zolt G. Levay (STScI)

義大利羅馬國家天體物理研究所的 Marco Castellano、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暨麻省理工學院的 Rohan Naidu,在其發表於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的兩篇論文中,揭示了兩個異常明亮的遙遠星系,分別存在於宇宙誕生後的4.5億年和3.5億年(紅移約為10.5、12.5),後者編號為 GLASS-z12,打破了 2016 由哈伯望遠鏡發現的最遙遠星系紀錄保持者 GN-z11(紅移 11.1,大霹靂後4億年),成為新的最遙遠星系。這些發現來自韋伯望遠鏡的太空光柵稜鏡透鏡放大巡天計畫(Grism Lens-Amplified Survey from Space, GLASS)。

研究團隊表示,這些早期宇宙中星系的亮度高到出人意料,對現行的星系形成理論構成挑戰。此外這些在大霹靂一億年後即開始聚集形成的星系,是如何在當時擁擠而混亂的環境下形成對稱有序的圓盤狀外觀也令人費解。

天文學家推測,有一種可能是這兩個明亮的星系非常巨大,擁有大量的低質量恆星。另一種可能則是其實這些星系的質量並不大,但由數量不多卻特別明亮,即第三星族的恆星所組成。這類恆星是宇宙最早出現的恆星,完全由氫和氦組成,龐大且明亮。事實上,這些最遙遠的星系非常緊實,從其顏色可判斷當中的恆星缺乏重元素,很符合第三星族恆星應有的特徵。目前這兩個星系的距離是從韋伯望遠鏡的紅外亮度測得,未來將透過光譜進行更精確的測量,並為宇宙標尺提供驗證。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空氣污染的冷卻效應比想像中更強,但絕不是好事

Image©Oleg Breslavtsev/Moment/Getty Images

空氣污染每年造成約七百萬人死亡,這些污染大部分來自空氣中的懸浮微粒,會導致心臟病肺部疾病癌症

這些大氣中的微粒來自自然界如海鹽晶體,與人為如工業煙囪冒出的硫酸鹽,統稱為氣溶膠。大氣中的水分只有在氣溶膠的作用下才能凝結成雲滴,而化石燃料燃燒使大氣層中氣溶膠增加,雲滴增加使得雲量增多,讓雲層對陽光的反射更強、更持續,這使得氣溫降低,掩蓋了溫室氣體帶來的一些暖化效應。聽起來好像不錯,但其實氣溶膠與及其冷卻效果非常短暫,僅一個月左右,而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卻會停留在大氣中幾個世紀。換言之,一旦停止排放氣溶膠,它們的冷卻效應就會消失,而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會繼續造成暖化。

最新的研究發現,空氣污染對雲層反射率的影響可能比以前所評估要來得大,對溫室效應掩蓋的效應也越大,COP27(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代表們所設定的溫室氣體減量目標,可能遠不及真正必須達到的程度。

科學家用船舶排放數據來評估人為氣溶膠對氣候的影響。因為船舶排放物通常會污染遠離陸地的乾淨空氣,可以排除其他因素影響。

船舶排放的氣溶膠在衛星圖像中類似這種長的條紋,稱為船舶軌跡。但數據顯示,污染中只有不到5%是可見的。

Credit: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科學家採用的全球船舶航線數據庫中包含了6年內200多萬條航跡。透過天氣預報模型模擬排放物被風帶入雲層的位置,並結合衛星數據測量污染雲與未污染雲中的液滴數量和水量,便可研究氣溶膠的效應。結果發現,船舶的排放物,即使在衛星圖像中看不見,也會使附近的雲層更具反射性,因為這些排放物會增加雲中的水量。

過去的估計認為船舶排放物對雲層有輕微的乾燥作用,以致科學家可能低估了空氣污染對大氣的冷卻程度。實際上,空氣污染使雲層反射陽光的程度可能遠高於估計,具有更強的冷卻效果。

科學家們還發現,在國際海事組織於2020年,對船舶污染排放做出限定後,使船舶軌跡中較明顯(反射性較強)的雲層數量降低了25%。這顯示減少空氣污染,可能使氣溫略增。但監管空氣污染與保護氣候並不沖突,只要消除它們的共同來源:化石燃料,就可以達到兩者的目的。總之,無論是對空氣污染、氣候變化或人類健康的考量上,我們都該停止燃燒化石燃料。

Nature volume 610, pages101–106 (2022)

2022年11月21日 星期一

中子星+中子星≠黑洞,=理論上不存在的大質量中子星!

Image©Nuria Jordana-Mitjans

英國 Bath 大學天文學家 Nuria Jordana-Mitjans 的研究團隊在分析GRB 180618A 的短伽馬射線暴後發現,事件源頭的兩顆中子星在合併後並非如預期變成黑洞,而是一顆高度磁化的中子星,而且其質量遠超過中子星理論質量上限,此外這顆磁星在塌縮成黑洞前似乎已經存在超過一天,而如此巨大的中子星,壽命也不可能這麼長。

恆星演化模型推測,8到30倍M⊙的恆星在其生命盡頭會發生超新星爆炸,核心塌縮成中子星,質量約在1.1~2.3 M⊙間,直徑約20公里,超過中子星質量上限者則會塌縮成黑洞。但小於5個M⊙的黑洞卻明顯很少,其原因不明,因此天文學家對兩顆中子星碰撞的結果特別感興趣。

當中子星相撞時會釋放出短暫的伽馬射線暴。過去天文學家曾認為這個現象只有在形成黑洞的過程才會出現,但中子星是如何合併成黑洞?是瞬間形成?還是先產生一顆很重的中子星,然後在幾百毫秒內迅速塌縮成黑洞?

研究團隊所分析的 GRB 180618A 是在2018年6月18日被偵測到的一起短伽馬射線暴事件,經過106億年才到達地球。Jordana-Mitjans 和她的團隊對爆發的千新星與餘輝做了詳細的觀測分析。他們發現餘輝的光學輻射在伽馬射線爆發35分鐘後消失了,推測是因為它正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膨脹,但這與黑洞不同,而更像是中子星的特性,而且不是普通中子星,而是磁星,其磁場比普通中子星強1,000倍,比地球磁場強4億倍,而且持續超過10萬秒(近28小時)。也就是說這顆磁星在雙中子星合併後至少存活了一天。天文學家不清楚是什麼機制讓它活了這麼久,磁場是可能的原因之一,它提供了一個向外的拉力,減緩了磁星的坍塌。

這項發現說明除了黑洞之外,超大質量中子星形成時也會產生短伽馬射線暴,這也為搜尋中子星合併與重力波提供了一種新方法。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消失的古羅馬道路,對後世仍具神秘影響力

Image©deimagine/Getty Images

根據最新的研究發現,古羅馬人在兩千年多前所規劃的道路網周邊,至今仍是相對繁榮而富裕的地區,這些道路所促成的貿易,影響至兩千年後的現代。

古羅馬人修建道路的主要目的並不是經濟與貿易,而是為了便於讓軍隊通行,隨著時間遞移,這些道路變成重要城鎮和城市的重要連結。


瑞典哥德堡大學的經濟學家 Ola Olsson 表示,令人驚訝的是,儘管古羅馬道路早已消失並被新的道路覆蓋,但它仍不斷在促進城市和經濟活動。


古羅馬人在西元二世紀初,羅馬帝國擴張高峰期時,已經建立了大約80,000公里的道路,第一條是在西元前312年開始建造,一條軍事補給線。


研究人員將羅馬帝國的道路地圖重疊在現代衛星影像上,並以夜間燈光強度作為經濟活動指標。結果發現儘管許多原有的基礎設施現在已經完全消失,但古羅馬道路和現代經濟活動間仍存在明顯的關連性。


古羅馬道路與現代衛星影像的疊加©Dalgaard et al., J. Comp. Econ, 2022

令人好奇的是,究竟是道路刺激了經濟活動,還是道路是沿著繁榮的區域而修建?科學家認為,有證據顯示答案是前者,道路推動了貿易和財富的成長,並使沿線出現集鎮。雖然道路隨著時間而消失,在羅馬帝國滅亡後,混亂的西歐經濟結構重新調整,但過去的城市模式仍然存在。

不過在北非和中東的狀況就不同了,駱駝商隊在西元四至六世紀間取代輪式運輸,在這些地區,古老的路線和現今的經濟繁榮之間沒有關連,而且這些地區的經濟在整體上都不再繁榮,研究人員認為,沒有形成集鎮是關鍵因素。


這項發現對未來基礎建設的規劃有相當大的影響,因為歷史告訴我們,決定在哪裏設置公路和鐵路,極有可能大幅改善特定地區的經濟環境,而且持續影響很久。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不夠用了!科學家制訂新的十進位前綴字首:10^27 R、10^30 Q

世界各地科學家們,上週五(2022/11/18)在法國巴黎西部的凡爾賽宮舉行的第27屆國際度量衡大會上,投票選出了新的十進位前綴字首,以滿足越來越擴增的數值需要,這也是30多年來再次於國際單位制(SI)中增加新的字首。新加入代表巨量的前綴字為 ronna(1027) 和 quetta(1030),代表微量的前綴字為 ronto(10-27)  和 quecto(10-30) 。

SI 在1960年建立後,在科學的進展下,需要越來越多的前綴字,最後一次增加是在1991年,當時化學家們為了表達巨大的分子量,促使 zetta(1021 和 yotta(1024的出現。yotta 是 1 後面接 24個0。

現在即使 yotta 也不夠用了!另一方面,在量子科學、粒子物理等描述極小尺度的數據時,也需要更小的前綴字。

譬如,地球的質量大約是6個 ronna 公克,也就是6後面有27個0。木星大約是兩個 quetta 公克,2後面有30個0。

由於公制前綴字必須能縮寫到一個字母,而目前唯一沒有用於其他單位或其他符號的字母是R和Q,而慣例中,代表巨數的前綴字以A結尾,代表微數的則以O結尾。

科學家希望這個新的前綴字能滿足未來20到25年的需要。

Agence France-Presse

夜空再添一顆超亮衛星,光學、電波天文學家都擔憂

SpaceX 獵鷹9號火箭發射 AST SpaceMobile BlueWalker 3 衛星©JOE MARINO/UPI/NEWSCOM

由德州 AST SpaceMobile 公司製造的通信衛星 BlueWalker 3,9月發射後,其在夜空的亮度約 3.5 等,在經過軌道部署後,目前天線陣列已完全展開,面積廣達 64 平方公尺,有如高速公路旁廣告牌大小,而天文學家估計其亮度激增 40 倍,達到 1-2 等,甚至更亮,堪比參宿四、畢宿五、牛郎星等最亮的恆星。

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的天文學家 Meredith Rawls 表示,這顆衛星將在影像中拉出一條超亮的軌跡,甚至讓天文觀測的儀器飽和,而這正是天文學家最不願意看到的事。

目前已有數以千計的商業衛星在低地軌道上飛行,SpaceX 計劃在低地軌道部署 42,000 多顆衛星,亞馬遜的 Kuiper 有 3,236 顆衛星,而 OneWeb 則希望發射 648 顆衛星。不過 BlueWalker 3 是其中最大的一顆,比 SpaceX 的 Starlink 衛星亮得多,而且除了光污染外,BlueWalker 3 的通訊傳輸技術可能對電波觀測產生干擾。

AST SpaceMobile 規劃的天基寬頻網絡,是目前唯一讓衛星和手機之間可直接傳輸訊號,而不必透過基地台轉發的計畫,這將大幅改善訊號覆蓋範圍,為了使地面有足夠強的訊號,BlueWalker 3 配置了壁球場那麼大的大型反射天線,它同時也會反射大量陽光。

BlueWalker 3 只是由 168 顆以上衛星組成的網絡 BlueBirds 中的第一個原型機。雖然 AST SpaceMobile 表示其網絡對天文觀測的干擾,比由數萬顆衛星組成 Starlink 微不足道,但天文學家認為一樣會阻礙地面望遠鏡的觀測,包括發現具潛在危險的小行星。

天空中還有更亮的物體在干擾天文觀測,例如國際空間站(ISS)通常比 BlueWalker 3 更亮,但天文學家可以即時知道國際太空站的精確位置,以避開觀測區域與時間,但 AST SpaceMobile 還沒有提供衛星的軌道參數。

光學天文學家並不是唯一受到威脅的族群。BlueBirds 網絡後續會使用更強的訊號及更寬的頻段。在地球上有各種監管機構禁止公司使用受保護的「無線電靜默區段」運營,但這些規定並不適用於太空。電波天文學家對此感到擔憂,國家電波天文台的天文學家  Harvey Liszt 在2020年12月曾向聯邦通信委員會(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 FCC)提出申訴,當時 AST SpaceMobile 要在夏威夷和德州測試衛星與手機直接通訊,FCC 最後還是批准了 BlueWalker 3 的實驗申請,BlueBirds 網絡部分則尚未通過。

太空傳播的管理政策制定於20世紀60年代,當時還沒有商業的私人衛星群,而天文學家希望能將環境保護範圍擴展到太空。《國家環境政策法》(National Environmental Policy Act) 要求美國機構在批准計畫前必須考量其對環境的影響,但衛星部分卻一向受到豁免,因為太空沒有被列為地球環境。不過美國政府問責署(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 GAO)在 11月2日敦促 FCC 重新審查該法案對衛星網絡的適用性,FCC 次日即宣佈新成立太空局和國際事務辦公室 (Space Bureau and Offic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天文學家希望這是美國對太空商業活動政策轉變的開始,但天文學家現在還是得學會如何與這些閃亮的衛星共享天空。

doi: 10.1126/science.adf8144

2022年11月10日 星期四

地球人口將在本月中旬突破80億大關!

Image©Richard Felix/Unsplash

自從 280 多萬年前第一批人類出現在非洲以來,除了少許事件造成短暫停頓外,世界人口不斷膨脹,分享地球資源的人類也越來越多。今年 11月(2022年)中旬,世界人口總數將突破 80 億大關!(後記:11月15日已正式達80億)

我們最早的祖先過著狩獵採集的生活,遊牧生活下的人口數和孩子,與後來發展出定居模式相較少很多。法國人口研究所(INED)的研究員 Herve Le Bras 表示,那時地球人口稀少的部分原因是,狩獵者需要廣大的土地來養活自己,每個人大約需要10平方公里。

而後全球人口的確隨時間在增加,但非常非常緩慢。

新石器時代,即公元前 10,000 年左右,農業帶來了人類的第一次人口大躍進。隨著農業的發展,定居化和儲存食物的能力導致出生率飆升。母親能夠給嬰兒餵食稀飯,使嬰兒能更早斷奶,也讓母親生育的間隔縮短,使每個婦女能生產更多孩子。

不過長久定居的發展也帶來了危險,馴化的動物帶給人類新的致命疾病。兒童的死亡率特別高,大約有三分之一的兒童在出年一年內死亡,另外三分之一活不到 18 歲。

但出生率的提高仍然使人口數激增。根據 INED 的估計,全球人口數從西元前10,000 年的大約 600萬,到西元前 2000 年時已躍升至 1  億,西元前一世紀更達到了 2.5 億。

黑死病使人口數在中世紀突然停滯。這種致死的傳染病最初出現在中亞,西元1346年透過從黑海運送貨物的船舶傳到歐洲,它在短短八年內就殺死了歐洲、中東和北非高達60%的人口。黑死病也使全球人口數在西元 1300 至 1400 年短短一百年間,從 4.29 億下降到 3.74 億。

一些其他事件,例如從西元 541 年到 767 年襲擊地中海地區的查士丁尼大瘟疫,以及西歐中世紀早期的戰爭,也都造成了地球上人口數的短暫下降。

直到 19 世紀,雖然我們對地球人口總數的估計仍然非常粗略,但拜醫學發展和農業的工業化,全球糧食供應增加之賜,人口數開始爆炸性成長。而疫苗的發展尤其關鍵,其中又以天花疫苗貢獻最大,它消滅了人類歷史上最大的疾病殺手之一。20世紀的 70、80 年代對心臟病的治療則帶來另一場小型革命,降低了 60歲以上老人的死亡率。這些進步使世界人口自 1800 年以來,只用了兩百多年即擴增 8 倍,從大約 10 億增加到今日的 80 億。

Agence France-Presse

2022年11月8日 星期二

韋伯望遠鏡的另類風暴:觀測數據該全面開放嗎?

耗資百億美元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觀測不到四個月,已經取得驚人的成果,不過這些觀測數據正掀起另一場風暴:觀測資料應該直接開放給所有人使用嗎?


韋伯望遠鏡觀測所得的影像與光譜資料存放在巴爾的摩的太空望遠鏡科學研究所(STScI)檔案中,大部份數據在一年後才會公開免費給所有人使用,這樣的做法是為了保障提出觀測計畫的研究者,讓他們有時間分析這些數據並發表,而不會被其他人搶先。但有些天文學家質疑這種做法,認為由聯邦資助的科學數據應該開放給所有人使用。而NASA為了配合白宮的數據開放政策,很可能會改變現行政策。

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的天文學家 Garth Illingworth 認為將大量韋伯觀測數據鎖起來是不合理的。他在2009年到2017年擔任韋伯望遠鏡科學運作計畫委員會的主席,為STScI提供建議。他和其他支持數據開放政策者認為所謂「專有時間」妨礙了其他天文學家使用最新數據來訂定觀測計劃的機會,降低儀器使用效率,而該儀器花費了數十億美元的公共資金。

但也有反對者認為,開放數據將破壞天文學界的多樣性、公平性和包容性,因為小型機構的科學家比資源豐富研究型大學團隊,需要更多時間來進行資料分析。哈佛大學天文學家 Mercedes Lopez-Morales 表示,取消專有時間可能置某些人於「無法成功」的窘況,他是 JWST 使用者委員會的主席,這個具有相當影響力的委員會最近敦促 NASA 應維持數據專有時間政策,但將專用時間從一年縮短至6個月。

STScI 將調查 12,000 多名天文學家對專有時間的看法。STScI 負責科學部門的副主任 Neill Reid 表示,開放政策有利有弊,學界感受各有不同,但沒有一個能滿足所有人的方案。

長期以來,天文學界一直是開放資料的先驅。通常自動巡天望遠鏡的數據會直接進入開放檔案,但一般望遠鏡仍保有專有時間的傳統,讓提出觀測計畫的天文學家可以獨享數據甚至長達18個月。

在韋伯望遠鏡發射前的韋伯諮詢委員會上,曾針對專有時間僅6個月進行了激烈的討論,結論是如果再拉長的話,第一年內所收集到的觀測數據,即所謂第一周期,將無法用於第二周期,甚至第三周期的觀測規劃參考,這對於一個當時預計只持續五年的任務來說,是完全不可行的。

近年來,NASA 已將哈伯太空望遠鏡和 Chanda X-ray 太空望遠鏡的專有時間減少至6個月,但韋伯望遠鏡的資料專有時間仍維持一年,部份原因是在與製作儀器的學術團隊以及參與合作的歐洲、加拿大等太空機構簽訂的協議中已明訂為12個月,不過協議也同意在望遠鏡運行後檢討減少專有時間。

然而,韋伯望遠鏡的規劃者們採納了委員會的建議,在第一周期的前5個月裡開放500個小時的觀測數據,這些觀測涵蓋韋伯望遠鏡所有關鍵科學領域、各項儀器及觀測模式,佔第一周期總觀測時間的5%,這些數據立即開放,讓科學家可用以規劃第二周期的觀測計畫。

韋伯望遠鏡的順利部署也稍微緩和了對於公開數據的爭論,因為它修正軌道所耗費的燃料比預期少,所以將有多餘的燃料可延長望遠鏡壽命,增加觀測時數。

但專有時間的問題仍困擾著許多天文學家。11月15日,STScI 將徵集第二周期的觀測計畫,並於 2023年7月開始觀測。儘管有先前已公開的數據資料(ERS)可參考,但大部分第一周期的觀測數據仍被鎖定,有些要到 2024 年下半年才會釋出。另一方面,NASA 也面臨來自白宮的壓力。8月25日,白宮的科技政策辦公室命令各部門和機構必須在 2026 年之前,將所有聯邦資助的研究成果免費即時開放。

歐洲太空局(ESA) 天文學家 Mark McCaughrean 則認為,一年的專用時間制度應該繼續,因為它有助於公平競爭。小型大學的天文學家往往還得承擔沉重的教學和其他工作,如果他們的韋伯觀測數據被直接公開發佈,那麼在他們能完成數據分析前可能已經被大型、資源豐富的研究機構團隊搶先發表。對於歐洲的天文學家來說更加棘手,因為他們不能像美國天文學家那樣獲得博士後和使用太空望遠鏡的經費,而扼殺處於不利地位群體的機會,將會降低科學研究的多樣性。

Illingworth 認為可以在觀測計畫表格中留出專有時間的選項,讓研究人員申請並解釋他們的需要。亞利桑納大學的 Marcia Rieke 是韋伯近紅外相機的主要研究人員,她則支持給每個申請者都保留專有時間,但希望不需要的人能主動放棄,或至少在發表成果時公開他們的數據,因為設立專有時間的目的就是「鼓勵大家做好數據分析工作」。

Lopez-Morales 相信,如果減少專有時間,可能與 NASA 在解決小型研究群體問題的努力上相衝突,但卻能夠讓申請觀測計畫失敗的研究團隊(佔申請總數的75%)仍然有機會可以使用數據進行研究。

NASA 負責研究事務的副局長 Michael New 表示,即使科學家們支持6個月專有時間的方案,也只會是在完全取消專有時間前的過度做法,NASA 將為那些處於不利地位的研究人員提供支持,但不會靠保留專有時間來解決這個問題。NASA 已經在研擬授權即時開放數據以符合白宮政策。

doi: 10.1126/science.adf6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