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個人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就是好像曾經經歷過此刻情景,彷彿舊地重遊或舊事重演的感覺。這種現象被稱為 "Déjà Vu"(幻覺記憶),為文學、電影(例如2006年的電影「時空線索」)等提供了許多素材,但也讓哲學家、神經學家困惑不已。
19世紀末以來,各領域的專家們提出了許多理論來解釋這種現象,最常被認為可能源於某種精神功能障礙、大腦問題,或是人類記憶正常運作中的暫時性小插曲,這個問題直到現在才進入科學領域的研究。
20多年前,科學家Alan Brown將先前對此主題的研究進行綜整與審視,其中大部分內容都與超自然有關,例如前世或通靈能力,但他也收集到對普通人幻覺記憶經歷的研究資料。例如 Brown 確定大約有 ⅔ 的人在生命某刻中曾經歷過幻覺記憶,而最常觸發此經歷的是某個場景或地點,其次是對話。他還紀錄了百年來醫學文獻中提到關於幻覺記憶和大腦中某些活動間的關聯。他的綜整將這個問題帶入了主流科學領域。
科羅拉多州立大學認知心理學教授 Anne Cleary 的研究小組針對可能引發幻覺記憶的機制設計了實驗。過去百年來的假說認為,如果當下場景和記憶中未被回憶過的場景相似時,就會觸發幻覺記憶。心理學家稱此為「格式塔熟悉性假說」(Gestalt familiarity hypothesis)。
例如,想像一下你現在正在醫院探視朋友,經過護理站時,雖然你過去從未來過這家醫院,但卻有一種感覺,覺得自己曾經來過。這種似曾相識的感受,其根本原因可能是場景佈局所引起,包括空間位置、格局或特定的物件等,與你過去真實經歷過的不同場景類似。也許是護理站與走廊連接的位置,剛好與一年前你曾參加某場演講會場的報到處和走廊的相對位置相同。根據格式塔熟悉性假說,如果你此時沒有想起那次演講,就會對護理站產生強烈的似曾相識熟悉感。
為了在實驗室裡研究這個想法,研究團隊透過虛擬實境技術,以控制受試者所處環境的場景的空間佈局。實驗結果正如預測,當人們身處於之前看過,但不記得的類似場景時,特別容易發生幻覺記憶。不過空間相似性並非唯一可能觸發幻覺記憶的機制,科學家正對這種神秘現象進行更多的研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