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6日 星期二

開發你的大腦:科學家發現「沉默的突觸」可被活化

新生兒需要迅速儲存大量新訊息,以學習有關這個世界的一切,而「沉默的突觸(synapse)」,也就是神經元之間沒有神經傳遞質(neurotransmitter)活動的不成熟連接,據信就是讓早期生命得以快速儲存訊息的關鍵。

科學家在幾十年前,於新生小鼠身上發現這些潛在的神經連接,並認為它們會隨衰老而消失。不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神經科學家 Mark Harnett 所領導的研究團隊最近發現,這些連接似乎並未真的消失。

MIT研究人員發現,成年小鼠的大腦中含有數百萬個沉默的突觸,它們位於被稱為絲狀體的微小結構上©Dimitra Vardalaki和Mark Harnett

研究團隊是在研究樹突神經細胞時,意外在超高解析度影像中捕捉到無數如細線般,被稱為「絲狀偽足」(filopodia) 的突起。他們使用了一種去年才開發的特殊成像技術:蛋白質體的表位保留放大分析(Epitope-preserving magnified analysis of proteome, eMAP),使用凝膠來鎖定脆弱的細胞結構和蛋白質,讓研究人員更方便研究其細節。

科學家在檢視了2,234個樹突的放大影像後,確認在成年小鼠的大腦中具有前所未見的絲狀偽足濃度。更重要的是,許多結構中只有兩種神經傳遞質受體中的一種,另一種則是神經元之間的「沉默」連接。

他們發現,在絲狀偽足的頂端釋放屬於神經傳遞質的谷氨酸,可以在10毫秒後產生小電流,在數分鐘內讓絲狀偽足得以與鄰近的神經纖維形成連接,接收來自另一個神經元的訊息,沉默的受體得以活化。

研究小組發現,激發沉默的突觸,要比改變一個成熟神經元上的樹突棘活動容易得多。絲狀偽足能使記憶系統更加靈活強大,具有獲得新訊息的靈活性,也能穩定地保留重要訊息。

科學家們相信,哺乳動物的大腦就是這樣運作的,那麼成人的大腦組織中是否也有沉默的突觸?是否也能被激發?這是我們迫不及待想知道的事。

Nature, MIT New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